Produsts珍品典藏

About关于我们

电    话: 010-85184959

网    址: http://www.bywh123.com

地    址: 北京市东城区北池子大街52-2号

咨询时间:周一至周五 上午9:30至12:00 下午14:00至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博艺文化艺术品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收藏讲座
当前位置:公司动态 > 收藏讲座

中国陶瓷发展简史(7)

作者 林铮                                                            2020-03-01


四,隋、唐时期的瓷器生产格局及北方白釉瓷的突破 

隋唐时期开始形成了南青北白的生产格局。这标志着北方地区白瓷生产的成熟和南方地区青瓷生产全面发展并走向精致。

1.北方地区瓷器生产的滥觞和白瓷的创制。 


undefined


约在北齐时期,北方地区在改进青瓷器的过程中发明了白瓷器。这个时期部分地区瓷器的生产主要有三个中心:

A.以河南安阳为中心的相州窑;

B.以河北内丘县为中心的邢窑;

C.山东淄博到枣庄一带的产区。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2.隋唐时期逐步形成的南青北白生产格局

唐代茶圣陆羽在论茶专著《茶经》中,就饮茶用的茶具,发表了如下评论:“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寿州、洪州次。或者以邢州处越州上,殊为不然。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晋杜毓《舛赋》所谓:“器择陶拣,出自东瓯。瓯,越也。瓯,越州上,口唇不卷,底卷而浅,受半升已下。越州瓷,岳瓷皆青,青则益茶,茶作白红之色,邢州瓷白,茶色红,寿州瓷黄,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悉不宜茶。”

(唐)陆羽:《茶经》卷中《茶之器》,百川学海本。 


北方白瓷的生产的成熟以邢窑为代表,在隋代时生产出了精细透影白瓷,但唐代时形成了邢窑和巩义窑两大生产中心。

晚唐时形成了两大生产体系,以邢窑和早期定窑为代表的不施化妆土的白瓷和以巩义窑及河南、河北、山西的一大批生产白瓷的窑场为代表的在器物的胎釉之间施化妆土的白瓷。 


白瓷烧制的成熟在技术上的发展主要表现为:

首先,新原料的使用和胎釉配方的改进。胎使用了含高岭石较多的二次沉积粘土或高岭土和长石,使中国在隋唐时就已有了与近代瓷器一样的高岭-石英-长石三元系瓷器,形成了北方高铝低硅质瓷的特色。特别是在这些优质原料中铁和钛的含量都很低,烧成后成为洁白的瓷胎。


特别是由于在釉的配方中使用了长石而使釉中的K2O含量大大增加,有时甚至超过了CaO的含量,使中国传统的钙釉向钙碱釉和碱钙釉变化,从而大大改变了釉的质量。釉中的铁钛含量也很低,烧成的釉色洁白。这样,白胎、白釉成就了白色的瓷器。


undefined


undefined

其次,北方白瓷的烧成温度一般都超过1300 ℃ ,邢窑和巩县窑分别达到了1370 ℃和1380 ℃ ,甚至超过后来的景德镇窑,这是由于特定窑炉结构造成的,即大火膛,小窑室和双烟囱的结构。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南方地区则在唐代形成了六大青瓷窑,其中越窑、婺州窑和寿州窑的生产水平都很高,越窑生产出来精美的秘色瓷。

在岳州窑的生产系统中产生了长沙窑,开广泛运用彩绘技术装饰瓷器之先河。

除此以外,南方地区瓷器生产区域大大扩展,广东、福建和四川地区的制瓷业也都迅速发展了起来,出现了诸如广东梅县水车窑、四川邛崃窑等一些影响很大、出类拔萃的窑场。 


undefined


undefined

3.晚唐时期瓷器生产的快速发展

晚唐时期瓷器生产发展成熟的标志是南方越窑和北方邢窑的生产达到了高峰时期,同时,北方定窑白瓷产生和达到成熟,南方地区长沙窑,邛崃窑和广东地区窑业的发达,共同构建了这一时期制瓷业的全面繁荣,为北宋时期制瓷业的全面繁荣奠定了基础。这时期有两个重要的现象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瓷器生产产生重要影响的是晚唐时期瓷器使用的普及,瓷器成为改变人们生活的一类器物。 

晚唐时期瓷器发展的另一个重大突破是瓷器做为一类最重要的商品开始大规模向海外输出,不仅为中国的瓷器生产带来的巨大的动力,也为环印度洋地区的广大人民带去的新的生活方式和中国高度发达的文明和工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