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古玩世界揭秘 2022-02-19
搞古玩收藏很累,总是徘徊在真与假对与错、是与非、得与失之间,让我们感到迷茫。
在古玩行,作为一名古玩收藏家,当你放下成见和伪装,不再焦虑和需求,你的内心才算真正地敞开。
古玩行聪明的人,会放下世态炎凉,放下古玩买卖的辛苦,放松自己,解脱自己。
因为,有的时候,你越是想得到,就越是得不到;你越是执着,遗憾就越多。而在经历了太多的古玩行是是非非,起起落落之后你会发现:古玩收藏家就算有好的古玩,也是不可能卖得出去,现在到处是套路拍、套路鉴骗局。
你发现没有,越争越累。
古玩不争真假、对错
古玩纠结于对与错,真与假,企图找到解决的可能性。其实,人际关系里,有的时候不需要你争出古玩真与假,对与错,该糊涂的时候糊涂点,反而会化险为夷。
事例一:
还记得汉代玉凳时间吗?中国民间第一国宝,事件的主人公是周南泉,人家也是玉器界的泰斗,在这件事上,当时有一帮粉丝跟风,吹捧,包括中嘉拍卖的黄建军,最后为什么草草收场,因为造假人出来了,而且大量的制造过程展现出来。
但如果造假者不出来呢?
汉代玉凳真假、对错说得清吗?
事例二:
比如说你问耿宝昌“北魏陶俑事件”,他愿意提起吗?那是耿宝昌等故宫、国博一圈专家打眼,在地摊上越买越多,最后只好请来警察帮忙调查,结果也是造假,人家一句话:你要多少,我做多少!
人在古玩这个大江湖,有的时候不需要争对错,它既是对自己能力的认可,还会让别人显而易见你的气度非凡,愿意接近你。
不争真假、对错,不是视而不见,也不是置之不理。而是能够多一份理解,少一份执念。愿意与人合作,并提高工作的效率。
每个人都有自己积攒下来的古玩鉴定经验,为了多方面的考虑,糊涂一点,不争对错才是最聪明的处世之道。
古玩行的事不要刨根问底
在古玩行有些人对于别人的事情比较好奇和八卦,总是刨根问底。其实,在你问了一半的时候,对方已经明白你的心意了。无论是出于关心,还是感到好奇,刨根问底都不会给你带来益处,反而会引起别人的反感。
因为,每个人都有不愿意说出来的秘密和事情,如果你八卦人家,就等于是在人家的伤口上撒盐。是对人家的进一步伤害。
上面举例是几年前的事情,我们下面举例2021年的一些事例:
事例三:2021年3月,第十五届全球艺术品背靠背鉴定评估师“伍德曼”大赛,16名以个人名义参加,一共十轮,结果第一轮就全球淘汰,2018年唯一取得金奖的李鉴宸得奖后也是备受古玩行排挤,因为“伍德曼”大赛要求条件必须是大学文博专业科班生,二是去的英国艺术品司法鉴定评估师资格证,结果导致2019年李鉴宸移民新加坡发展。
事例四:2021年11月,北京公博钱币评级暴雷,北京公博浙江评级机构把假币放进盒子里售卖,被举报,这是2021年底最大的丑闻之一.
古玩界的丑事,还有很多很多,每年都有几十件,实在是说不完的。
事例五:2022年1月,北京大兴警方又抓捕了三家套路拍公司,幕后为一个老板,找了个农民冒充专家配合长达3年之久,而那些长期配合套路拍搞大型鉴宝活动的专家一点事情没有,再一次逃脱法律制裁。
事例六:2022年2月,玄炉君与北京三确闹得沸沸扬扬的事件。
所以说,古玩行的事,糊涂一点吧!
有些事情需要刨根问底,比如科研;而古玩行的事情,需要你敷衍了事。所以,刨根问底不是关心,心理上的感同身受才是关心。
结语:
聪明人即使日子里有缺失,也会将它过成鲜花的世界;只有执拗的人才会沉溺于失败的过往,不能自拔。
所以,希望我们广大藏家对于古玩行真假、对错,对于古玩本身真假、对错都可以轻拿轻放,烂人烂事不要刨根问底。努力但是不偏执,追寻但是不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