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公司动态 > 博艺资讯

87,200,000港元!康熙珐琅彩千叶莲盌,天价碗家族再添一位!

转自收藏家老板圈                   2019-12-15                           

2019佳士得香港秋拍“圆梦 ─ 康熙珐琅彩千叶莲盌”单品专场于11月27日下午2:30准时举槌。该件此前估价待询,现场起拍价5500万港元,经过多轮激烈竞价角逐,加佣金最终以8720万港元的高价成交。


今日统计在内的5个专场总成交高达370,972,500港元!其中云中玉筵 ─ 重要亚洲私人古玉珍藏 : 新石器时代篇总成交额高达65,752,500港元;斗室案上专场总成交72,532,500港元;私人珍藏重要中国瓷器专场总成交61,415,000港元;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专场总成交84,072,500港元,佳士得香港本日拍卖成果,可谓是顺利过关,圆满收槌。



五场拍卖高价成交拍品精选



“圓夢 ─ 康熙琺琅彩千葉蓮盌


Lot 2988 圆梦—康熙珐琅彩千叶莲碗

直径:11cm

估价:估价待询

成交价: 87,200,000港元



undefined

undefined


来源:

阿尔弗雷·德捷本诺尔 (Alfred Trapnell) (1838-1917) 珍藏

玛丽·珍妮·捷本诺尔夫人 (Mrs Mary Jane Trapnell) 珍藏

伦敦佳士得,1955年2月16日,拍品88号

SydneyL. Moss,伦敦

里埃斯科 (R.F.A. Riesco) (1877-1964) 珍藏

Bluett& Son,伦敦

香港苏富比,1983年11月15日,拍品277号

张宗宪珍藏

香港佳士得,1999年11月2日,拍品509号

张永珍博士珍藏

香港苏富比,2013年4月8日,拍品101号

展览:

香港艺术馆,《天民楼藏瓷》,香港,1987年,图录图版90号

伦敦佳士得,《云海阁重要中国瓷器:张宗宪珍藏展》,伦敦,1993 年,图录图版104号

著录:

《香港苏富比二十周年》,香港,1993年,图版206

南京博物院编着,徐湖平主编,《宫廷珍藏中国清代官窑瓷器》,上海,2003年,页52号

《香港佳士得二十周年回顾中国瓷器及工艺品精选》,香港,2006 年,页5及227


根据清宫造办处活计文件的记录,珐琅彩瓷自创烧始便受到皇帝的重视,制作上精益求精:素白瓷胎由景德镇御窑厂特制,运往清宫后由宫廷画师绘制图案,再由造办处珐琅匠师描绘于瓷器上,入窑烧造。因此珐琅彩瓷是皇帝大力推动下才发展出的宫廷艺术,开创瓷胎彩绘的新高度,纹饰更加生动、立体、具画意,代表了当时最高的工艺以及审美水平。


传世珐琅彩瓷大多为清宫秘藏,只属皇帝拥有,极少流传宫外。至民国初年紫禁城开放后,外界才得以窥探珐琅彩真面目,旋即成为藏家鉴赏追逐的目标。

undefined



undefined


佳士得康熙珐琅彩千叶莲盌:巅峰之作


画珐琅的制作虽于康熙朝中晚期(1693-1716年间)已在宫廷开展,但成功的作品却出现极晚。至康熙晚年,造办处开发出多种新珐琅料,绘画、烧制的技术也逐步成熟。


从器型和珐琅料的烧制效果来看,这次拍卖的珐琅彩千叶莲盌让我们判定其为康熙晚期成功烧制的珐琅彩瓷范例,为康熙珐琅彩中巅峰之作。

undefined


首先,这只盌的器型有别于康熙时期常见的大盌,更加精致、轻盈,与雍正时期的盌的造型更为接近。


其次,盌身上出现的胭脂红、白、黄三种珐琅料均为康熙朝晚期清宫成功配制的新颜料。



另外,此盌的珐琅料绘制在上过釉的素胎上,且珐琅料发色艳丽、质地均匀,代表了康熙朝画珐琅成熟时期的制作工艺所能达到的精湛效果。

undefined


世纪递传

 —— 康熙珐琅彩千叶莲盌收藏史


此盌的传承历史丰富且具有传奇意味。迄今追溯到的第一位藏家为英国藏家Alfred Trapnell阿尔弗雷德.捷本诺尔(1838-1917)。


捷本诺尔原是一位船长,曾至远东进行贸易活动。并于1901 年自费出版了个人的中国瓷器珍藏图录。


直至1955年2月,此盌首次现身于拍卖市场,在伦敦佳士得以36 坚尼(英镑37.80)卖给伦敦古董商Sydney L. Moss,同年再转卖于著名英国收藏家Raymond F.A. Riesco雷蒙. 里埃斯科(1877-1964)。


1983年11月,此盌通过伦敦古董商Bluett and Sons在香港苏富比上拍,由传奇人物张宗宪先生成功拍得。


1999年11月张宗宪先生将此盌交于香港佳士得拍卖,并由其妹妹张永珍博士竞得。张氏兄妹为收藏界中之泰斗,对于美及珍罕的作品皆有超然的鉴赏力。


2013年4月,张永珍博士将此盌于香港苏富比拍卖。